青海省民政廳兒童福利處副處長旺姆,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口家庭處三級調研員李娟,青海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長王華,青海省慈善總會副秘書長白覺來珠,西寧市教育局法規安全科負責人馬永鴻,青海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劉菲,青海醫師協會燒傷分會主任委員李毅,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發起人胡亞捷、孫便友等嘉賓,以及來自青海的30多家社會組織代表出席了此次會議。
會上,青海省民政廳兒童福利處副處長旺姆致歡迎辭。她表示,支持預防兒童燒燙傷科普宣教項目,搭建預防兒童燒燙傷安全網絡,既是民政部門的職責,更是社會組織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務實之舉。希望通過此次項目推介會,讓更多人、更多社會組織參與到預防未成年人燒燙傷宣教活動中,以實際行動助力我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
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發起人胡亞捷希望項目能夠盡快在青海全面落地,他表示預防燒燙傷教育這件事不能等,早做一天就少一個孩子受傷,希望社會組織們能夠積極參與到預防燒燙傷教育的隊伍中來,把預防燒燙傷科普教育帶到更多地區,讓更多偏遠地區的兒童和家庭學會燒燙傷預防和急救知識。
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發起人孫便友在分享中介紹了燒燙傷對兒童造成傷害的嚴重性,通過真實的案例讓大家了解了普及燒燙傷預防和急救知識的緊迫性,他勉勵大家懷揣推動降低中國燒燙傷發生率的決心和信心,鍥而不舍地推進項目,將預防燒燙傷科普知識推廣到更多地區。
青海醫師協會燒傷分會主任委員李毅介紹了青海省的燒燙傷情況。以青海大學附屬醫院為例,2015至2021年7年間,12歲以下燒燙傷兒童1520例,其中63%的是1至3歲兒童,92%的是在家里受傷,主要原因是熱液燙傷,預防燒燙傷教育刻不容緩。
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秘書長張代玉在會上介紹了預防燒燙傷教育項目,以及項目開展的模式。2023年,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在全國招募優秀的社會組織伙伴合作,賦能其成為本地獨家專業的預防燒燙傷教育專業機構和科普資源輸出中心,即“預防燒燙傷科普教育地”。該項目以持續降低我國燒燙傷發生率為目標,采用政社合作模式,即社會組織配合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共同開展預防燒燙傷宣教工作。項目通過社會組織的力量將預防燒燙傷科普知識傳播到市、縣、鄉、村,構建起全面覆蓋的預防兒童燒燙傷科普宣教網絡,形成我國預防兒童燒燙傷的保護機制。